
融耀“十三五” 特別策劃 | 武漢愛帝:兩化融合深耕耘,時尚產業巧轉型
2022-05-18 11:50
愛帝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嚴淳介紹,疫情期間,推出合伙人制的銷售模式,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彌補了疫情帶來的內銷受阻損失。“微商場平臺開展線上合伙人計劃,僅三天就吸引了萬余名合伙人加入,一個合伙人可帶動十個合伙人,聚集的消費者就更不可限量,僅通過社交電商及直播帶貨模式,銷售同比增長三倍”。
將兩化融合穩步推進作為企業戰略實現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管理層深刻認識到在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大潮中,兩化融合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多年來堅持將兩化融合穩步推進作為企業戰略實現的重要支撐,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業務范圍不斷拓展,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凸顯。
企業核心管理層組建了兩化融合貫標推進工作組,在公司的戰略層面統籌推進兩化融合工作,向全員傳達兩化融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企業核心領導重視,全員思想高度統一使兩化融合管理方法論在公司得以貫徹執行,通過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的導入,愛帝向時尚產業轉型,走出一條與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緊密結合的創新發展道路。
戰略指引信息化建設 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從2015年開始,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就已開始引入兩化融合發展理念,通過企業戰略部署信息化建設,從基礎骨干網絡建設到信息安全保障,再到業務流程優化,運營數據分析等進行了詳細的設計與實施。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不斷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并保持企業發展的可持續競爭優勢。

愛帝將“智造、質造、品牌”戰略融合“研產銷供應鏈”,提升為“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打造離散型智能制造模式,通過建立并實施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傳輸、機器人整包、PLM系統集成供應鏈,逐步打造愛帝的“智慧化工廠”。
2019年公司為開拓新業務實施IWMS二期項目,進一步優化倉庫作業流程,提升作業準確率和效率。為有效利用各個系統和平臺的數據,在樣品管理中開發了樣品進度表、面輔料基本查詢等功能,并在技術BOM管理中開發了面料BOM修正界面,輔料BOM修正界面。
決策支持管理中開發了相應的統計分析圖表或報表,比如訂單情況分析圖表、重點款式追蹤分析圖表、周月出貨匯總表、訂單費用查詢、訂單月度年度匯總表、訂單查詢、訂單排期表、打樣周期統計表、采購單跟蹤查詢分析表、倉庫查詢、收付存報表、庫存總體分析等,制作出各類可視化報表共計82個。
一系列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開發和建設,有效支撐了愛帝針紡數據數字化、集成化、安全化,打造了從服務跟蹤等多項服務流程數據開發與利用能力,為向時尚產業轉型提供預警、追蹤、分析、決策等功能,有效保障公司整體戰略。
信息化手段解決企業痛點,特殊時期發揮重要作用
疫情期間,通過智能化生產模式,企業單款產品從設計到出品僅需2.5個小時,批量生產周期僅需20天,產能恢復的反應效率遠高于同類行業企業。
自3月下旬陸續復工復產以來,4月初產能已恢復80%。圍繞著經營方式的轉變,許多部門也更新和轉化管理方式,積極應用數字化工具,通過數字賦能建立新型消費模式,帶動企業全面升級:產品質量體系全過程管控,生產過程實時監控,生產物料、資金等企業資源的管理,商業智能決策分析,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決策信息……這些都是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在這次疫情期間深切感受到信息化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的價值。

回顧近年的兩化融合轉型,企業也總結出了一套數字化經驗:
以智慧制造為主線,以信息化手段融合企業智慧營銷、智慧設計、智慧制造,在我國傳統服裝行業探索一條創新的“離散型批量定制”之路。集成數字化設計+智能設備+柔性生產,通過深度融合互聯互通,嫁接資源,重構生產關系,共建產業生態,打造全球服裝工業協同智能制造平臺,創新式探索品牌服務價值和產學研用融合。
通過對線上客戶的消費行為及消費習慣采集、線下智慧門店AR/VR、熱成像、人臉識別等前沿技術的運用,獲取用戶特征、描述用戶畫像、分析用戶行為,結合進店人數分析、購買轉化率分析、顧客單價分析來產生消費者數據。通過對消費者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從而精準定位消費者,打造智慧化銷售新模式。
在產品研發端,以集成化設計為主線,原料—紗線—面料—服裝—品牌于一體的集成設計模式,改變企業的設計格局。組建的服裝工程研究中心被認定為省市級工業企業設計中心,通過實施“五位一體”的聯動創新模式,實現設計資源的聚集,為設計服務體系提供支撐。
通過對消費者購物行為數據的收集,采用AI智能算法對潮流趨勢、歷年“爆款”進行分析,明確設計方向。通過自動打板工具對客戶、設計師提供的照片或者款式結構圖進行解析,自動從歷史版型庫搜索歷史版圖,客戶、設計師在歷史版圖中進行修改完成2D設計,并進行自動3D縫合形成3D模型,在進行相關自動調版、2D-3D聯動修改,形成可提交客戶確認的3D模型。
在產業鏈協同制造模式下,從顧客需求開始,到接受產品訂單、采購原材料、共同進行產品設計、生產、配送,整個環節都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并進行實時追蹤,確保最終產品滿足大規??蛻舻呐亢蛡€性化定制需求。制造過程采用智能化吊掛等智能裝備,監控整個加工過程,成品經檢驗合格后配送至客戶手中。
兩化融合持續改進,效能效率大幅提升
愛帝十幾年堅持兩化融合,企業的研發效能、生產效率、經營數據獲得大幅提升。
一是增強企業市場能動反應能力,企業產品更新速度加快,原來產品分季的組合已經變化為月度組貨,最快提高到15天。內貿上市和外貿出貨周期達到15天至20天。
二是提高企業產品研發生產周期,企業產品研發數量由年300款提高到2500款,研發周期由90天變化到15天,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35%以上,外貿生產也明顯地由OEM轉變為ODM模式。
三是適應多品種小批量柔性生產。單日在制品生產品種最高達到100款,一條生產線需要同時滿足5至10個品種的生產,智能化柔性生產線的建立,快速滿足企業多品種、小批量產品生產的需求。
四是提高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效率,產品研發生產周期不斷加快,生產效率提高25%至30%,個別工序提高3-5倍。生產周期縮短,大大提高了產品開發和市場銷售的效率和效能。

未來展望
對于未來發展,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將打造基于智慧營銷、智慧設計、智能制造的3I全渠道營銷平臺,以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主線,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新增直播帶貨渠道、導購助手和微盟商戶助手等APP,對線下實體門店進行智慧化升級。同時,愛帝還將搭建E3全渠道中臺,將線上渠道、線下門店渠道與ERP的供應鏈、產線、財務數據進行整合,實現企業資源的精準調度,并通過建立采購、銷售及預約渠道,實現全渠道營銷戰略。
愛帝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嚴淳介紹,疫情期間,推出合伙人制的銷售模式,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彌補了疫情帶來的內銷受阻損失。“微商場平臺開展線上合伙人計劃,僅三天就吸引了萬余名合伙人加入,一個合伙人可帶動十個合伙人,聚集的消費者就更不可限量,僅通過社交電商及直播帶貨模式,銷售同比增長三倍”。
將兩化融合穩步推進作為企業戰略實現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管理層深刻認識到在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大潮中,兩化融合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公司多年來堅持將兩化融合穩步推進作為企業戰略實現的重要支撐,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業務范圍不斷拓展,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凸顯。
企業核心管理層組建了兩化融合貫標推進工作組,在公司的戰略層面統籌推進兩化融合工作,向全員傳達兩化融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企業核心領導重視,全員思想高度統一使兩化融合管理方法論在公司得以貫徹執行,通過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的導入,愛帝向時尚產業轉型,走出一條與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緊密結合的創新發展道路。
戰略指引信息化建設 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從2015年開始,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就已開始引入兩化融合發展理念,通過企業戰略部署信息化建設,從基礎骨干網絡建設到信息安全保障,再到業務流程優化,運營數據分析等進行了詳細的設計與實施。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不斷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并保持企業發展的可持續競爭優勢。
愛帝將“智造、質造、品牌”戰略融合“研產銷供應鏈”,提升為“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打造離散型智能制造模式,通過建立并實施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傳輸、機器人整包、PLM系統集成供應鏈,逐步打造愛帝的“智慧化工廠”。
2019年公司為開拓新業務實施IWMS二期項目,進一步優化倉庫作業流程,提升作業準確率和效率。為有效利用各個系統和平臺的數據,在樣品管理中開發了樣品進度表、面輔料基本查詢等功能,并在技術BOM管理中開發了面料BOM修正界面,輔料BOM修正界面。
決策支持管理中開發了相應的統計分析圖表或報表,比如訂單情況分析圖表、重點款式追蹤分析圖表、周月出貨匯總表、訂單費用查詢、訂單月度年度匯總表、訂單查詢、訂單排期表、打樣周期統計表、采購單跟蹤查詢分析表、倉庫查詢、收付存報表、庫存總體分析等,制作出各類可視化報表共計82個。
一系列信息化和智能化的開發和建設,有效支撐了愛帝針紡數據數字化、集成化、安全化,打造了從服務跟蹤等多項服務流程數據開發與利用能力,為向時尚產業轉型提供預警、追蹤、分析、決策等功能,有效保障公司整體戰略。
信息化手段解決企業痛點,特殊時期發揮重要作用
自3月下旬陸續復工復產以來,4月初產能已恢復80%。圍繞著經營方式的轉變,許多部門也更新和轉化管理方式,積極應用數字化工具,通過數字賦能建立新型消費模式,帶動企業全面升級:產品質量體系全過程管控,生產過程實時監控,生產物料、資金等企業資源的管理,商業智能決策分析,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全面的決策信息……這些都是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在這次疫情期間深切感受到信息化對企業經營管理帶來的價值。
回顧近年的兩化融合轉型,企業也總結出了一套數字化經驗:
以智慧制造為主線,以信息化手段融合企業智慧營銷、智慧設計、智慧制造,在我國傳統服裝行業探索一條創新的“離散型批量定制”之路。集成數字化設計+智能設備+柔性生產,通過深度融合互聯互通,嫁接資源,重構生產關系,共建產業生態,打造全球服裝工業協同智能制造平臺,創新式探索品牌服務價值和產學研用融合。
通過對線上客戶的消費行為及消費習慣采集、線下智慧門店AR/VR、熱成像、人臉識別等前沿技術的運用,獲取用戶特征、描述用戶畫像、分析用戶行為,結合進店人數分析、購買轉化率分析、顧客單價分析來產生消費者數據。通過對消費者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從而精準定位消費者,打造智慧化銷售新模式。
在產品研發端,以集成化設計為主線,原料—紗線—面料—服裝—品牌于一體的集成設計模式,改變企業的設計格局。組建的服裝工程研究中心被認定為省市級工業企業設計中心,通過實施“五位一體”的聯動創新模式,實現設計資源的聚集,為設計服務體系提供支撐。
通過對消費者購物行為數據的收集,采用AI智能算法對潮流趨勢、歷年“爆款”進行分析,明確設計方向。通過自動打板工具對客戶、設計師提供的照片或者款式結構圖進行解析,自動從歷史版型庫搜索歷史版圖,客戶、設計師在歷史版圖中進行修改完成2D設計,并進行自動3D縫合形成3D模型,在進行相關自動調版、2D-3D聯動修改,形成可提交客戶確認的3D模型。
在產業鏈協同制造模式下,從顧客需求開始,到接受產品訂單、采購原材料、共同進行產品設計、生產、配送,整個環節都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并進行實時追蹤,確保最終產品滿足大規??蛻舻呐亢蛡€性化定制需求。制造過程采用智能化吊掛等智能裝備,監控整個加工過程,成品經檢驗合格后配送至客戶手中。
兩化融合持續改進,效能效率大幅提升
愛帝十幾年堅持兩化融合,企業的研發效能、生產效率、經營數據獲得大幅提升。
一是增強企業市場能動反應能力,企業產品更新速度加快,原來產品分季的組合已經變化為月度組貨,最快提高到15天。內貿上市和外貿出貨周期達到15天至20天。
二是提高企業產品研發生產周期,企業產品研發數量由年300款提高到2500款,研發周期由90天變化到15天,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35%以上,外貿生產也明顯地由OEM轉變為ODM模式。
三是適應多品種小批量柔性生產。單日在制品生產品種最高達到100款,一條生產線需要同時滿足5至10個品種的生產,智能化柔性生產線的建立,快速滿足企業多品種、小批量產品生產的需求。
四是提高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效率,產品研發生產周期不斷加快,生產效率提高25%至30%,個別工序提高3-5倍。生產周期縮短,大大提高了產品開發和市場銷售的效率和效能。
未來展望
對于未來發展,武漢愛帝針紡實業有限公司將打造基于智慧營銷、智慧設計、智能制造的3I全渠道營銷平臺,以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主線,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新增直播帶貨渠道、導購助手和微盟商戶助手等APP,對線下實體門店進行智慧化升級。同時,愛帝還將搭建E3全渠道中臺,將線上渠道、線下門店渠道與ERP的供應鏈、產線、財務數據進行整合,實現企業資源的精準調度,并通過建立采購、銷售及預約渠道,實現全渠道營銷戰略。
更多資訊
2021-09-15
2021-09-15
2021-09-15
2021-09-15